雖不能與去年同期相比,但比起被疫情籠罩的上半年,當下的鳳梨市場正逐漸回暖,隨著中秋、國慶“雙節”臨近,市場供需關系也更加平穩。
記者在走訪時了解到,北京、山東、廣東等地的鳳梨價格均有所回升。以北京為例,目前14厘米盆徑的鳳梨批發單價在25元左右,品相好的產品價格還要更高一些,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,走貨也相對順暢。
“前段時間,鳳梨出現短暫缺貨,價格漲了起來,最近基地陸續穩定出貨,價格有所松動。”代承成在北京從事鳳梨批發多年,他直言疫情對鳳梨的銷售影響很大,尤其北京還經歷了二次疫情,不過隨著大環境的穩定,鳳梨行情比上半年好了很多,供應穩定,預計后期價格會有小幅回落。
作為長周期生長植物,鳳梨在上半年經歷了太多。春季多地市場關閉,物流受阻,基地大量貨品積壓,價格也直接被砸下來了。而為了后續的種植計劃,部分種植商不得不將正值貨架期的產品砍頭、扔掉,以減少后續損失。廣州作為鳳梨的重要產地,不少種植商及農戶都經歷了上述情況。
目前,廣東進口苗產品出圃價也維持在20元左右,國產苗產品價格相對低一些。廣州大漢園景發展有限公司鳳梨銷售負責人李煌告訴記者,相比上半年,現在鳳梨市場稍有起色,價格回升,但基地出貨速度還是過慢。疫情期間,大漢采取了控溫措施,延長鳳梨的貨架期,現在還有些庫存積壓。
另一方面,國產苗產品大量上市,品質提升,價格低廉,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。不少生產商表示,雖然價格回升,但為了去庫存,現在依舊是虧損銷售,最后還是“押寶”在年宵市場。
鳳梨作為傳統盆花之一,市場一直不溫不火,主流品種也比較單一。疫情期間,雖有企業嘗試進軍家庭園藝市場,將鳳梨與家居、時尚等掛鉤,同時開拓線上銷售,但效果總不盡如人意。面對終端市場,鳳梨似乎很難找到突破口。
而更多的企業則是選擇守住自己原有的市場,畢竟鳳梨的種植場地、設施、人員等一時間很難進行轉變,種植其它品種也需要經驗積累,面對當下的情況,不敢有大動作。即使有拓展新市場的資金和實力,選品也是一個大問題。不少生產商表示,老品種自己還能掌握些信息資源,嘗試新品種相當冒險,而且現在也不知道什么品種有市場,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。
電商推出的鳳梨混合裝產品